(相關資料圖)
新華網沈陽2月5日電(武江民 趙躍澤)一撥撥顧客探店“擼兔”,一只只“萌寵”托管寄養……元宵節前夕,沈陽市多家寵物店內,前來光顧的客人依舊絡繹不絕,“萌寵”消費持續火熱。
記者走進沈陽市渾南區一家寵物店,幾名“鏟屎官”正手拎寵物籠,在門口等待體檢、洗護。這家店推出寄養、洗護等套餐,不少顧客帶著“萌寵”前來體驗消費,其中洗護接待量一天最多達20只。
線下寵物店消費熱度不減,線上也萌生許多與寵物相關新產品、新話題。今年春節,給寵物置辦“年貨”成為養寵新潮流。美團外賣數據顯示,2023年1月,貓狗零食等“寵物年夜飯”訂單量增長超過65%,貓狗鞋服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213%,寵物沐浴液訂單量增長157%。
“近年來,隨著市民消費需求提升,寵物用品、食品等各類產品越來越精細化、多樣化。”沈陽市道格凱特動物醫院院長張赫說,除了寵物醫療、用品、食品等比較常態化的業務,目前寵物行業還衍生出寵物直播、寄宿訓練、婚禮派對、寵物殯葬等新業態。
艾媒咨詢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寵物經濟保持著很多行業難以企及的高增速,在需求端、供給端以及資本的共同推動下,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8114億元。
龐大的市場規模背后是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臨近元宵節,家住沈陽的“鏟屎官”李達挑選了一盒“寵物湯圓”,還準備與小貓一起拍攝“寵物全家福”。“在我看來,貓就是我的家人,節日儀式感一樣都不能少。”李達說。
在短視頻平臺上,一些寵物化身帶貨“主播”,只管睡覺、吃飯、“賣萌”,就有數萬人點擊觀看,隔屏互動,體驗“云養寵物”。由寵物“主播”體驗過的玩具、零食,人們更愿意下單“買買買”。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分析,現在社會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養寵契合了許多人的情感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養寵觀念的不斷推廣普及,一些高成長性的寵物行業將成為市場藍海。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寵物經濟發展時間不長,基礎較為薄弱,行業服務缺乏標準,也存在許多監管難題。“寵物經濟”不斷擴容,需要相關監管政策的不斷跟進,讓消費者、經營者從這一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