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夫,您看我的血壓怎么樣?”在第35個愛國衛生月集中宣傳現場,60多歲的李大媽一邊讓醫生測量血壓,一邊向醫生介紹,她有十多年的高血壓,平時學習高血壓管理的知識,向社區醫生咨詢,按時吃藥、監測血壓,注意合理飲食。“大媽,血壓正常,您把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職責履行好,身體自然就好啦!”醫生在測完血壓后,笑著跟李大媽說。其他群眾也圍了上來,紛紛咨詢自己關心的健康問題,醫生們也抓住機會,向群眾普及更多的健康知識。
今年以來,市衛健委聚焦群眾需求,落實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努力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實施健康宣教和健康促進工程,關注“一老一小”和特殊人群,強化疾病預防,聚焦疾病診療,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注重環境治理,開展病媒生物綜合防制工作,形成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強大推動力。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行動的重要基石,是滿足群眾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徑。市衛健委大力實施健康宣教和健康促進工程,健全健康宣傳教育網絡,我市在全國率先啟動國家衛健委“百姓健康”電視頻道和“健康中國——醫療機構電視融媒體宣傳平臺”試點,獲評全國第二批健康中國行動典型案例,予以全國推介。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同時,開展健康縣區、健康村鎮、健康社區、健康企業、健康學校、健康機關等健康細胞建設,開展控煙宣傳、健康科普活動,使健康理念和基本技能日益深入人心。
“一老一小”,一頭連著“夕陽”,一頭連著“朝陽”,牽動著千千萬萬家庭。據了解,我市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為92.35%,12家托育機構被確定為省級照護服務星級試點機構。7家醫養結合機構被確定為省級醫養結合優質服務單位,4家社區成功創建為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強化慢病管理服務。以H型高血壓管理與腦卒中防控惠民項目為載體,打造“互聯網+”慢病管理新模式,在全省獲得推廣,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持續下降。在強化傳染病綜合防治服務方面,市衛健委全面開展了艾滋病病例報告、哨點監測、高危人群干預等多項工作,建成10家結核病定點醫院結核門診,甲、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
現如今,走進我市各大醫院,溫馨的環境、干凈的病區讓人倍感舒心,熱情的服務和精湛的醫術讓患者和家屬放心。市衛健委聚焦疾病診療,設置了36個市級質控中心,規范管理限制類醫療技術,申報省級重點專科8項,加強藥事管理、建立短缺藥品儲備制度。優化重點行業、重點場所的AED急救點位布局,開展社會公眾急救知識科普培訓,受惠人群達到140萬余人。公立中醫院“二甲”全覆蓋,深入實施京廊中醫藥協同發展“8·10”提升工程,支持京城名醫館廊坊分館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在病媒生物綜合防制方面,市衛健委投入財政資金210萬元,聘請第三方公司對市城區主次干道、公園等公共外環境進行專業化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目前,已對69個游園、5個公園、23條主次干道綠化帶進行滅蚊蠅、滅鼠處理,面積約400萬平方米。對小型積水等進行填埋清理,累計處理孳生地600余處。
“為做好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市衛健委堅持防治并重,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持續推動衛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創建工作。”市計生協秘書長、市創衛辦常務副主任任立新表示,下一步,衛健系統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主動靠前協調,高效推進工作,大力推進健康教育宣傳、醫療衛生服務等工作與創建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潔凈、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健康治理新格局,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