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研發、天津制造”產業鏈協同模式正在加速形成。4月13日和14日,京津兩市在天津濱海新區成功舉辦京津產業交流合作對接洽談會。為了落實兩市政府簽署的《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市經信(工信)、科技、交通、人力社保局等專業部門在會議期間簽署了7個專項合作協議,深化產業、創新、交通、民生、生態等重點領域合作,提升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等平臺合作水平,吸引高端要素加速聚集。
(資料圖片)
重點產業鏈協作機制將建立
地緣相近的北京和天津,在產業協作上還將有哪些新布局?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對接洽談會搭建起兩市產業交流合作對接平臺,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為京津兩市各類企業拓展投資新領域、市場新空間、應用新場景,共同推進兩市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發展,推進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優鏈”,構建京津冀良好產業生態體系,全面提升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力。
此前,京津兩市政府簽署了《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了落實這份框架協議,兩市專業部門在活動期間簽署了7個專項合作協議,深化產業、創新、交通、民生、生態等重點領域合作,提升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等平臺合作水平,吸引高端要素加速聚集。
其中,北京市經信局與天津市工信局簽署了《產業協同合作協議》,將在建立重點產業鏈協作機制、開展汽車產業深度合作、深化生物醫藥協同合作、推進數字經濟協同聯動等領域開展合作。
交通基礎設施加速互聯互通
兩地市民關心的交通、商務、文旅方面,也將迎來一批新合作。
會上,北京市交通委與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簽署《交通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在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提升天津港為北京服務水平、支持航空運輸協同發展、提升跨省客運服務水平、提升區域交通聯合治理水平等方面開展合作。
同時,京津兩地人力社保、教委、民政、商務、文旅、衛健、醫保、政務服務等部門簽署《民生和社會服務協同合作協議》,將在社會政策協同、教育服務協同、人社服務協同、醫保服務協同、商貿文旅協同等領域深化合作。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也與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簽署2023年度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工作備忘錄,今年將在落實好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的基礎上,重點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推進重點流域水質改善等領域深化協同。
京津將聯合開展創新攻關
距離北京中關村100多公里,天津濱海新區也有一個“中關村”。京津之間的布局讓一批企業享受了兩地優勢、降本增效。自2016年設立以來,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注冊企業累計超4000家。
如今,新的合作也來了。據悉,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天津市科學技術局簽署了《共同推動京津科技創新合作協議》,將以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理念,以推動創新資源合理配置、開放共享、高效利用為主線,在推動京津科技成果資源共享、開展京津聯合創新攻關等方面開展合作。
此外,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簽訂《關于進一步加快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創新發展合作協議》,將在強化成果轉化機制、完善創新服務和利益共享機制、建立產業研究先行和政策協同機制等方面開展合作。
“京津兩市將以協議落實為重要抓手,全方位拓展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共同聚焦重點領域突破,攜手推動關鍵環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共同打造區域發展高地。”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兩市有關部門將完善協作機制,繼續為企業牽好線、服好務、搭好臺,加強京津產業常態化交流合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