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這里是 S.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本期主題 -
娛樂圈多普女,正常嗎?
最近,白鹿新劇《長月燼明》熱播,作為優酷 S+ 級別項目,開播之前就宣傳得鋪天蓋地,目前熱度不錯。
劇好不好看,每個人評判標準不同。沒想到,豆瓣置頂評論打三星的理由之一竟然是," 女主太普 "。
演仙女的女演員被吐槽過的并不少,之前周冬雨也被吐槽又矮又瘦體態還不好,看著一點不仙,旁邊的丫鬟看起來還更仙一點。但那會,大家還只是客氣地說," 周冬雨不適合演仙女。"
到了白鹿這,直接一句," 太普。" 殺傷力度呈指數級上升。不夠漂亮和非常普通,是兩個概念。
什么時候起," 普女 " 這個詞被用來形容女明星?本該站在顏值之巔的女明星,怎么會跟 " 普女 " 倆字掛上鉤?
內娛 " 四大普女 ",
只是冰山一角
眾所周知,審美是非常個人的事情,一件衣服尚且不能做到所有人都喜歡,更何況是無法挑選的長相。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可以說自己 " 普通 ",被別人形容為 " 普通 " 還挺扎心的。
美顏濾鏡之所以能這么流行,就是因為每個人眼里的自己本來就很美,雖然濾鏡是 " 假 " 的,我們深信,自己的美是真的。" 普 " 并不是什么好詞。
普通人都難以接受的形容,放到本該出塵絕倫的女明星身上,嘲諷值和刻薄度拉滿。
更想不到的是,造這個詞原本就不是為了形容普通人,而是女明星專屬。
" 普女 " 一詞來源于一次豆瓣四普評選,最終虞書欣、楊紫、趙露思、白鹿以最高票當選,被傳成 " 內娛四普 "。
慢慢地,這個詞越來越出圈,常常被用來形容娛樂圈不夠漂亮的女明星。刷小 x 書時我就曾看到過不少,除了上面的四位,沈月、袁冰妍等女演員也都被這么形容過。
豆瓣 er 愛搞這種引戰的事情不稀奇,這個詞能流傳成常用詞,顯然是戳到了群眾的 G 點。
就像年初 " 絕望的文盲 ",能被傳播并不是因為出自央視,而是精準擊中了大家的槽點。
不得不承認,娛樂圈長相不夠美艷的女明星越來越多。
在還珠格格時代,鑲邊的格格晴兒,長這樣。
丫鬟金鎖,長這樣。以至于第三部的馬伊琍和黃奕,被吐槽顏值不夠。到 85 花年代,顏值最普通的劉詩詩,虎撲女神進不了前 25 強,長這樣。其余幾位則不必說,各有各的美,直到現在還處于盛花期。再看看現在的幾位當紅小花。
仙界美人小蘭花。
白衣仙女白夢妍。《誅仙》排名前三的清冷美女陸雪琪。我見猶憐的美人程少商。的確,當代小花的顏值跟動輒仙界第一美人的人設有些不一致。在網紅年代到來以前,有個詞叫做 " 明星臉 ",更專業的是 " 女主臉 ",能不能演女主做明星,業內人士一眼能判斷個七七八八。
最有名的是宋丹丹對楊紫的判斷," 閨女你這長相以后當不了演員,因為你不夠漂亮。"
這話現在看來有些偏頗,但在當時宋丹丹的經驗里,大部分女主角都是美人。神仙班級中戲 96 屆六朵金花長這樣:章子怡、曾黎、梅婷、胡靜、袁泉、張彤。
最沒名氣的張彤,證件照是這個水平。后來,趙麗穎想當演員,面試新還珠格格時,瓊瑤直言," 你臉太圓,演不了主角。"女演員不止顏值要高,連臉型都有精準的要求。
雖然楊紫和趙麗穎如今都狠狠打了這些判斷的臉,在當時業內人士的共識里,女演員 = 漂亮,還得是不一般的漂亮。
在我們的看劇經驗里,也的確如此。無論古裝劇還是現代劇,即便女主是農村婦女,洗干凈泥巴立馬就能上劇院演戲。
顏值頂峰的女明星,
為什么越來越普?
為什么時移勢易,女演員沒有出眾顏值也能登頂一線呢?是觀眾對顏值越來越沒要求嗎?
原因很多。
首先,現在進圈的途徑越來越多,明星呈網紅化趨勢。而網紅的顯著特點就是,離了濾鏡不能活,真人跟照片幾乎是詐騙的程度。
如果說以前流行的說法是,明星跟網紅有壁,現在這堵墻壁也越來越矮。
因為不夠紅而沒能選上內娛四普的沈月,就是網紅出身,在她自己的微博里是一個妥妥的氛圍感甜妹。
一旦面對攝影師無情的鏡頭,身高劣勢盡顯。趙露思在走紅以前,也是網紅出身。日常洗臉照也清新可愛。缺了濾鏡卻有點扛不住。白鹿也差不多,淘寶模特出身,擅長拍靜態照。真要演大美女又顯得差點兒意思。虞書欣的個人照,更是非常典型的網紅風。
這些女演員,在電視鏡頭之外,的確拿自己當網紅在經營。目前看來,以后轉行明星的網紅也會越來越多。
明星網紅化趨勢背后,是越來越松散的演員選拔機制。
以前瓊瑤選演員是出了名的嚴格,眼睛要大,輪廓要獨特,不僅得會哭,還要哭得漂亮。
誰氣質獨特,就有機會做演員,誰演得好,就有機會一夜爆紅。
當年她拍《又見一簾幽夢》,名氣很大的馬景濤自薦出演費云帆,卻被瓊瑤一口否決,認定他咆哮式的演技不適合儒雅的費云帆,而啟用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方中信。在瓊瑤看來,演員和角色的適配度,遠遠比演員的名氣重要。
如今的劇早已不是導演和編劇說了算,資本選中誰,就能一直喂資源,觀眾只能被迫在這幾個人的劇里面挑選。拍一部不行,就拍十部,只要下的注足夠多,就總有中獎的幾率。
即使不爆,天天看,看個眼熟,不紅也紅了。
# 白鹿影視資源 # 能上熱搜,出道 7 年演 17 部劇,其中 14 部是女主,跟于正的力薦不無關系。
虞書欣 2015 年就做演員出道,直到在 2020 年的《青春有你第二季》因為一個 " 哇哦 " 出圈,影視資源才越來越好,迅速躥紅。美女并沒有變少,只是選拔出的機會越來越少。
當走紅變得理所當然,變美的后天努力也變得可有可無。
明星并不是天然跟普通人有壁,而是成為明星后,因為職業要求,把變美當成職業素養,不斷提升氣質和形體。倪妮和周冬雨就是典型。
扮美養氣質是個技術活,這一項業務能力現在被省略。對資本的寵兒來說,被選中了只分大紅和小紅,躺著也會有資源一直往嘴邊喂,還有什么值得努力呢?
上去就拍拍完就火,火了再趁勢頭連軸轉拍戲,連鍛煉形體和氣質的機會和時間都很少,只能活在打光燈和女主專屬濾鏡下。
更撞槍口的是,小花們扎堆拍的幾乎都是古偶劇。首先,得是一個仙界千年一遇的仙女,要撐得起人設,她們只能跟觀眾的審美眼光正面剛。
現在看古偶的觀眾以女性居多,女性看女性的眼光,比男性還要嚴苛。
再退一步講,即使顏值一般,如果業務能力非常出色,能夠靠演技撐起來,觀眾也會半推半就離不開。
目前看來,只有楊紫做到了。
更多女明星,則是盯著一般的顏值,承受著和實力不般配的名氣和流量。
譚松韻其實就不怎么漂亮,但大家不愿意用 " 普女 " 形容她,因為她靠的是氣質和演技,把自己跟角色高度契合,觀眾就會看起來很舒服。
再加上明星不斷塌房,在觀眾心里去魅,除了收入高高在上,形象早已不再高高在上,被觀眾拿著放大鏡評判也就不稀奇。" 普女 " 這個詞現在很敏感,因為很多女性聽起來很刺耳,覺得這是厭女的一種。
誠然,我們對女性外貌關注向來過多,這點值得注意。
但,這些占據過多資源的女明星,首先是明星,其次才是女性。
不止普女,去年古裝丑男也引起過廣泛討論,顏值全面下滑背后,是娛樂圈的低門檻和明星們日益下降的業務能力。
評判普通人的外貌很沒品,但要做高高在上的明星,怎么讓自己更好看,不僅是職業外貌需求,更是塑造角色必備技能。
應該卷起來啊!
文字:S | 圖片出自:網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