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社區創建提升行動、開展市容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提升行動……今年,安次區從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實事抓起,聚焦薄弱環節,補齊短板弱項,堅持整治、建設與管理并重,通過實施十項攻堅克難行動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開展社區創建提升行動。持續推進老舊小區、城中村改造,拆除違章建筑,清除公共區域雜物、小廣告,完善道路、綠化、“四防設施”、充電樁、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合理分區劃定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泊位,規范車輛停放,加強環境衛生清掃力度,打造干凈整潔、功能完善的社區環境。健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網絡,建設包括便民市場、運動場地、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服務機構在內的15分鐘生活圈。
(相關資料圖)
開展市容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沿街單位門前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修補坑洼破損路面,消除裸露土地。推動沿街單位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治理私搭亂建、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問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合理布局、配置,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網絡,完善分類投放收集設備,對分類投放收集點(站)進行便利化、精細化、人性化功能升級改造,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系統梳理供電、通信網絡、有線電視、監控等線纜及相關設施設備,推動線纜入地,消除“空中蜘蛛網”。
開展規范經營秩序整治提升行動。對13個農貿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提升,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業大街、火車站店外經營、占道經營等問題,加強常態長效治理。
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提升行動。深入開展村鎮環境面貌綜合整治,切實解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攤位亂擺、車輛亂停、私搭亂建等突出問題,確保村、鎮環境干凈整潔、規范有序。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實現村鎮公廁全覆蓋。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保證路面無破損毀壞。
強化政務服務提升行動。深入推進“文明服務 提質提效”創建競賽活動,健全投訴處理機制,配齊用好母嬰室、無障礙設施、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等便民服務設施,全面開展“文明服務窗口”(科室)選樹活動,為市民提供高效文明服務。
開展停車秩序整治提升行動。進一步加強核心區域路面及道路兩側門前區域車輛停放秩序的日常管理,引導車輛做到“入位停放、統一朝向”,提高道路臨時停車泊位管理規范化、智能化水平。
開展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動。持續開展市區交通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打擊非法營運專項整治行動,加大聯合檢查執法力度,及時查處非法營運行為,規范道路運輸環境。推動電動自行車全部上牌照、騎乘人佩戴頭盔,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開展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行動。深化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以及“廊坊有禮 文明健康”活動,推動道德模范學習宣傳選樹常態化。深入挖掘道德模范、“安次好人”、安次楷模等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在全社會傳遞向上向善的時代正能量。健全完善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體系,組織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開展群眾滿意率提升行動。建立社區網格化管理機制,幫助群眾協調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力爭群眾創建參與率、滿意度均達到99%以上。
開展風險防控能力提升行動,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動態管理,管控重大風險,確保相關項目達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