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創建文明城市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既需深耕厚植、打牢根基,更需保持常態、行穩致遠。”4月10日,廣陽區解放道街道黨工委書記潘英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堅持問題、目標、責任這三個導向,圍繞“補短板、治頑疾、提品質、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在鞏固提升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抓好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潘英會介紹說,廣陽區解放道街道轄區內共有14個社區、110個小區,其中老舊小區66個,基礎設施薄弱,是創城工作的難點和重點。他們結合創城任務清單中涉及的七個方面、40項創建內容,逐項梳理,建立臺賬。同時,根據創建短板扎實開展攻堅行動,建立長效機制,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具體工作中,潘英會說,他們重點開展了三項工程:飛線治理工程,對接移動、電信、聯通、廣電四大運營商,采取剪切、捆綁等方式治理飛線17000余根,消除安全隱患;對已經停用或廢棄的線路集中清理,確保整體走線布局清晰、面容整潔。老舊小區提升工程,根據不同社區、小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進行治理,努力為居民群眾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華夏里社區自發組織成立“華夏星火”集體自治管理委員會,積極推進社區內21棟居民樓自治管理模式;萬眾里、新安里、永豐道、五福街和康榮等社區對接新物業公司,對相關小區進行垃圾清運、定期日常清掃等,維護小區環境衛生。
在背街小巷治理工程中,該街道以學校、大型商超、醫院周圍小街巷為重點,聚焦天宏路、長安小區東門胡同、康榮西路、萬方街4條小街巷,集中開展私搭亂建、開墻打洞、亂停亂放、占道經營、衛生整治五項治理,提升小街巷的整體環境。
“目前,轄區仍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潘英會說,他們將堅持問題導向,以“星期六文明行動”為契機,整合轄區單位、樓門長、志愿者力量,持續開展規范停車秩序、倡導文明行為、環境衛生整治等行動,引導帶動居民主動融入創城工作中,將創城工作從“干部干、群眾看”轉變成“群眾擔主角,全體大合唱”,讓文明創建成為一場永不停歇的為民接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