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把制止餐飲浪費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積極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氛圍,盡力勸阻食品浪費行為,依法糾正、查處了多起食品生產經營者浪費食品的違法行為。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第三批制止食品浪費行政處罰典型案例,主要涉及餐館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
2月27日,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稱上海市黃浦區茂隆餐廳存在變相浪費食物的現象。經查,該餐廳為增加營業收入,讓服務員在消費者點菜過程中告知不能只點一道菜,并通過推薦話語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最終造成食物浪費。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第七條第二款的規定。黃浦區市場監管局依據該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并給予警告的行政處罰。
3月24日,江西省景德鎮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珠山區估得估得烤肉店監督檢查中發現,其掃碼點餐小程序顯示頁面上,未積極引導消費者按需點餐,而是直接彈出就餐人數選項,生成每人4元的“調料費”必選菜品,隨后給每位消費者上一碟海帶絲、泡菜、沙拉等小菜,部分消費者在不吃或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會導致過量點餐,造成食品浪費。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第七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依據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景德鎮市市場監管局對其違法行為責令限期改正,并給予警告的行政處罰。
有的餐館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費。例如,2月13日,重慶市渝中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晚餐高峰期開展日常巡查時,發現渝道老火鍋店未在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張貼、擺放反餐飲浪費標識標牌,客人就餐結束后剩余菜品較多,造成明顯的食品浪費。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第七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渝中區市場監管局依據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現場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并給予警告的行政處罰。2月23日晚,執法人員在回查時發現,當事人店內已張貼杜絕浪費的標識標語,并指定了專人引導顧客適量點餐。
3月19日,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廈門市同安區十方添財餐飲店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經營場所未張貼或擺放反食品浪費的相關標識,點餐系統中大部分菜品未標注克重或建議食用人數。執法人員現場詢問用餐的消費者,其表示經營者未主動說明菜品分量、建議食用人數等提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第七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同安區市場監管局依據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并給予警告的行政處罰。
對此,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從嚴從速查處糾正未主動提示、誘導點餐等違法行為,組織公布典型案例,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引導公眾參與監督。全面強化宣傳引導,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公眾形成科學、理性、文明消費習慣。
為有效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中國飯店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等7家行業協會、學會、商會共同發出倡議,餐飲經營者應履行制止浪費的提示義務。經營者可以通過張貼“光盤行動”標識等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理性消費,同時加快推廣“小份飯”“半份飯”等。外賣平臺要利用餐飲平臺大數據功能,根據消費者反饋和食品特性,引導商家合理改進配送范圍、餐食包裝等條件,提升外賣場景餐飲品質和消費者的用餐體驗,防止食品浪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