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東風湖生態公園內,岸綠景美,游人紛至。正在湖畔散步的市民劉迪輝感慨:“過去的東風湖像黑白照,現在像彩色照。”
【資料圖】
“從黑白照到彩色照”,生動概括了東風湖的生態變遷。東風湖是岳陽的城市內湖,與洞庭湖相連,水域面積約3400畝。過去,湖邊聚集了20多家高污染企業和多家畜禽養殖場,每天僅排入湖的生活污水就有約5萬噸。污染持續多年,原本清澈的湖水成為了黑臭水體。
近年來,岳陽市對東風湖實施重點治理,5家大型污染企業全部關停或搬遷,83家小型污染企業實現關停或拆除,沿湖周邊1公里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場全部退養。此后,又開展岸線整治、堤岸覆綠和生態景觀建設,新建環湖綠道13.3公里,建起親水棧橋、休閑廣場等。監測顯示,東風湖水質連續5年達到國家考核標準,環境逐年變美。
“東風湖大變樣,漂亮又宜居,過去搬離的鄰居們又搬回來了。”劉迪輝說。
岳陽擁有湖南境內全部163公里長江岸線、洞庭湖50%以上水域面積,以及大量內湖和中小河流,守護好一江碧水的任務艱巨。為了抓好污染治理,岳陽近五年來先后關停非法砂石碼頭155處,拆除和提質改造沿江碼頭泊位82個,退還長江岸線7.24公里,整治長江岸線66.3公里,完成長江岸線復綠2.9萬畝,一批多年形成的生活污水直排、違規采砂、侵占岸線等問題得到解決。
走進位于臨湘市綠色化工產業園的湖南福爾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只見明亮的廠房內,自動化生產線不停運轉,經過灌裝、打包等工序,一桶桶重金屬螯合劑陸續下線,再發往各地。“通過搬遷升級,我們生產更環保,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公司董事長李永戰說。
這是2023年4月20日拍攝的岳陽市巴陵石化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的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彭展 攝
多年來,岳陽的石油化工產業沿江而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化工圍江”等突出問題。2020年,岳陽對沿江1公里范圍內的35家化工企業啟動“關改搬轉”。根據評估結論,對16家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的企業予以關閉退出,19家市場前景好、產品技術含量高的生產企業遷入合規化工園區,既能嚴密監管排放,又實現產業集群成鏈。
“目前,26家已關停或搬遷,剩余于年內完成。”岳陽市工信局原材料與消費品工業科科長黃雄介紹,通過搬遷升級,這些企業實現了工藝技術和設備更新換代,降低了能耗和污染,提高了生產效率。以福爾程為例,年產能由原來的3.5萬噸擴大到16.5萬噸,成為全球規模領先的重金屬螯合劑生產企業。
5年來,岳陽市大氣、水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減排超過11%,先后否決高能耗、高污染項目150余個,關停取締環洞庭湖造紙企業35家。經過持續系統治理,生態環境逐年向好。2022年,岳陽中心城區空氣質量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長江岳陽段水質優良率100%。
“統籌保護與發展,岳陽打造了現代石化、現代物流等五大千億級產業,守護好一江碧水,也煥發發展活力。”岳陽市發改委長江經濟帶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發展辦主任李懷安說。(記者周楠、余春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