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華網廣州3月17日電(伍嘉煒)3月16日,東莞市召開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專題發布會,發布《東莞市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出中小學科學教育20條措施。根據要求,到2023年全市中小學科學類探究實驗室、市鎮校三級科學教育活動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形成具有東莞特色的中小學科學教育新格局,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中小學科學教育服務“科技創新+先進制造”能力增強。
20條措施包括每年舉辦中小學生科技節、開展“科普430”課后服務、舉辦“科學家進校園”報告會、舉辦每月一主題科學探秘活動、建立科普副校長制度、推進科學探究實驗室全覆蓋、開展“科普研學”實踐活動、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等。
根據《實施方案》,東莞2023年將舉辦超過100場“科學家進校園”報告會,遴選聘請一批熱愛教育事業、科普教育經驗豐富的科學家,走進校園做科學報告、講述科學故事。根據《實施方案》,東莞將開展“科普430”課后服務,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
此外,東莞還將打造科學教育課堂新樣態,促進探究式、項目式、體驗式等學習方式的變革;構建五級科學教育課程體系,包括科學類國家課程、全員入門級科學教育課程、選修中級科學教育課程、特長生高級課程、拔尖人才課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