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子渡口”千帆競,千年古鎮綻華彩。2月2日,金錢河畔的湖北省鄖西縣上津鎮大街小巷早已圍滿了翹首以盼的群眾。伴隨著歡快的鼓樂聲和群眾的歡呼聲,一條30多米長的“巨龍”仿佛騰云駕霧,在煙花爆竹中穿行而來,火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燃放鞭炮接送龍燈,以此表達對豐衣足食、美好生活的喜悅之情。
“很久都沒有看到火龍表演了,今年的場面很壯觀很熱鬧,非常有年味兒。”上津居民張大爺激動地說道,每次舞動起火龍,他都會攜老伴和孩子們一起觀看。
上津火龍燈會中的火龍燈舞亦稱龍燈大鼓,以火龍燈舞、獅子燈舞為主體,各類儀仗配飾多達56件,每一個儀仗配飾,都蘊涵著一個傳統民間故事。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上津火龍燈會不僅好看有意思,火龍的制作工藝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今年活動組織者劉正文介紹,根據年份,上津龍身節數分為平年12節,閏年13節,制作一條成品火龍一般需要幾十個人忙活40天左右。制作好的火龍龍頭高達3米多,龍身長達30多米。“整個火龍燈舞表演需要100余人,‘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的牌位引領著火龍逶迤前行,火龍的旁邊是花燈,獅子燈則尾隨火龍,整個隊伍綿延約半公里。”
上津鎮歷史文化厚重。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有著1800年的建城歷史,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座縣級古城之一。境內現存的古城遺址,始建于明洪武元年,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鄖西縣深入挖掘上津鎮歷史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先后投入12億元,實施上津道、天子渡口、古城水秀、民居改造等12項工程。上津古城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鎮”稱號。(鄒景根、徐軍、徐光意)
圖為上津火龍燈會民俗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群眾前來觀看。新華網發 徐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