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月12日訊(記者金小莫)“退藥”風波過去近半年后,港股Biotech云頂新耀的新聘管理層亮出了自己的新戰略:mRNA疫苗。
日前,在一場媒體會上,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從上游的抗原設計、中間的遞送系統、再到下游的量產,云頂新耀已經完成了mRNA技術平臺的全產業鏈建設。“這是公司未來成長非常重要的平臺?!绷_永慶稱。這也是云頂新耀新管理層團隊的首次公開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羅永慶還是騰盛博藥的CEO.在羅永慶履職騰盛博藥的兩年中,騰盛博藥完成了港股上市,新冠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在國內獲得快速注冊獲批、GMP核查通過及成功商業化上市,這也使得騰盛博藥在港股Biotech中名噪一時。
(資料圖片)
只不過,從眼下來看,一二級市場關于mRNA的競爭也已越發激烈,康希諾、瑞科生物、嘉和生物、艾美疫苗等多家企業均已有布局。在羅永慶“帶隊”下,云頂新耀的mRNA戰略又會有哪些看點呢?
已退出ADC市場
市場對于云頂新耀最大的爭論點,在于一款ADC藥物的買賣:戈沙妥珠單抗。
2019年4月,云頂新耀以8.35億美元的合作價從原研企業Immunomedics處獲得前述藥物在大中華區及部分亞洲國家的獨家許可協議。后者極有力支撐了云頂新耀的估值——
2020年6月,云頂新耀完成了3.1億美元C輪融資,一度刷新該年度中國生物科技領域融資記錄;
2020年10月,云頂新耀在港股正式掛牌上市;
2020年9月,被稱為制藥屆“蘋果”的吉利德以210億美元收購Immunomedics,同時也獲得了戈沙妥珠單抗在其他海外國家的權益。這無疑進一步驗證了云頂新耀的“眼光”。2021年初,在當時復雜市場環境下,云頂新耀的股價逆市大漲,一度創下104.80港元/股的新高。
不過,到了2022年下半年,云頂新耀又以4.55億美元的總價“退回”了前述“重磅”藥物戈沙妥珠單抗。彼時,戈沙妥珠單抗剛在國內獲批上市不久,即將開始商業化。
明明是即將進入收獲期,怎么就“退回”了呢?是公司現金流緊張?是考慮到未來市場競爭激烈恐競爭不過?Biotech開始做CRO?一時之間,各種推測在資本市場流傳,而云頂新耀的股價也一路下挫,最低跌至5.98港元/股。
對此,云頂新耀的新CEO羅永慶指出,前述交易一方面使云頂新耀的財務狀況更加健康,以繼續來支持現在的戰略方向和戰略重點,另外一方面,“我們確實也獲得了足夠的戰略空間——更加精干的團隊,更加強大的財務支持?!?/p>
量產工藝系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前述新的戰略方向和重點,指向了mRNA。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羅永慶都難掩自身對于mRNA技術的欣賞?!?strong>革命性的技術。”羅永慶稱,可能現在看mRNA技術,就像二三十年前,從小分子的角度看抗體技術一樣,“進入到了mRNA技術大放光彩的時代?!?/p>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云頂新耀最早從2021年開始計劃布局mRNA.彼時,云頂新耀和加拿大的Providence達成合作,引進了后者全套的mRNA技術平臺,并在嘉善興建產能。
不久前,云頂新耀剛剛宣布,其嘉善一期工廠已投入運營,年產能預計可達7億劑次mRNA疫苗產品。
量產,也是云頂新耀在mRNA疫苗領域的最大優勢。
“目前已經完成了mRNA疫苗的試生產?!绷_永慶補充說,Providence公司在mRNA技術方面的沉淀已經有一二十年了,“不是一個新手”。
也是得益于與Providence公司的合作,羅永慶表示,云頂新耀已掌握了mRNA從上游抗原設計、到中游遞送系統,再到下游量產的全部工藝。
“也有不少Biotech在做mRNA疫苗,但往往到了工業化生產階段很難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因為mRNA的量產工藝復雜,有非常多的訣竅,需要長時間的摸索才能掌握。從Providence引進后,我們用了一年的時間來落地產能;現在,我們一個批次生產的產品參數已經完全跟海外是一樣的了?!绷_永慶表示。
將以新冠mRNA疫苗來自證研發能力
羅永慶所稱的量產能力,又將如何證明呢?
在記者的追問下,羅永慶表示,云頂新耀在研中的新冠二價mRNA疫苗或將成為最好的證明,后者有望于2023年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我們開發了二價含奧密克戎成份的mRNA類疫苗,小鼠實驗顯示,針對BA.4、BA.5變異株,我們這款疫苗和原代株的mRNA疫苗相比,中和抗體水平可以提升50倍?!痹祈斝乱紫\營官張曉帆進一步表示,公司另有一代新冠mRNA疫苗和加拿大公司合作,已經在海外完成了和輝瑞mRNA新冠疫苗頭對頭對比的二期臨床試驗。
關于臨床數據,云頂新耀方面未再透露更多內容。
從云頂新耀已披露的管線來看,在mRNA疫苗領域,除兩款新冠疫苗外,還在開發多款針對傳染病和腫瘤的新型預防及治療性疫苗產品,其中狂犬病疫苗項目已達到其臨床前概念驗證的里程碑,后者均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預計距離最終出成果還有一段時間。
從近期來看,云頂新耀最大的看點系一款針對IgA腎病的新藥Nefecon(布地奈德遲釋膠囊)。后者有望于2023年下半年獲批上市。
據云頂新耀內科領域首席醫學官朱正纓博士,IgA腎病具有鮮明的地區特點,在我國和周邊的東亞地區的發病率遠高于西方國家,在我國,每年新增的確診患者數約為10萬人,且大概有超過50%的患者在疾病診斷以后的10到20年會繼續進展,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依賴透析和移植治療。
羅永慶進一步表示,針對該藥物,企業正在招募團隊(包括商業化團隊,包括醫學事務團隊和準入團隊),很快會進入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了,“可能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公布有一些創新的銷售渠道,能夠讓現在急于尋找藥物的患者更快速地獲得藥物?!?/p>
另外,羅永慶表示,云頂新耀另有一款抗生素藥物Taniborbactam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將和藥監局討論如何申報上市。